姚鸿昌,姚鸿昌讲师,姚鸿昌联系方式,姚鸿昌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姚鸿昌:家为中心,画好人生幸福圆
2016-01-20 4359

家为中心,画好人生幸福圆

     ━━出彩人生从“家”开始


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有“家”。是“家”这所“学校”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因些,“家”就是一所传承文明和智慧的学校。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大批专业化工作需要专业化人才去承担,于是集中学习科学知识的学校应运而生,其实,它不过是“家”学校在专业化知识学习方面的延伸和细化。但是“家庭”这个培养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相处,如何创新的学校的责任却一直没有中断。一个没“家教”的人,一个没有“家文化”底蕴的人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很难造福人类,也不会有人生的成功和幸福。办好家庭这所学校,一直是需要社会全方位关注,大人和孩子全员参与的一项系统文化工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家为中心,画好人生幸福圆,就可以帮助“家人”从“家”出发,走上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幸福人生之路。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如果能抓住“家”文化这个中心,引导人们在追寻“中国梦-我的梦”中实现幸福成长,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就可以让广大百姓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于是有了企业共赢“家文化”的思路和方法,于是有了军队和老百姓是“一家人”的文化,于是有了城乡共赢“家文化”,提升幸福人生智慧的选择。这是“美丽中国·幸福人生”乐曲中的天籁之音。

什么是和谐家庭?和谐家庭就是一个“夫妻和睦为中心,尊老爱幼为伦理,平等沟通为心灵智慧,融入时代环境为方向”的家文化氛围。在这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夫妻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核心激励源;亲子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高效成长力;敬老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仁爱智慧师。

一、真爱爱人:夫妻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核心激励源

传统中国旧家庭,由于男女不平等,媳妇嫁到了婆家,即使生了孩子,也仍是“外人”。在这种模式下,母子关系几乎必然重于夫妻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妈妈而言,儿子是她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丈夫最多排在第二位。这样一来,儿子一旦结婚,做妈妈的将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托,她们或者把精力投入到与儿媳的一场无休止的争夺战中,或者在宠爱孙子中得到新的安慰。孩子在父母关系和长幼关系失谐中畸形成长,很容易出现问题。

时代变了,男女都是平等的,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从相爱到婚姻,从婚姻到生育,这是一个实现家庭和谐的成长过程。也是奠定一个家庭未来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的基础。人们往往在结婚前很注意之间关系的协调,恋爱过程既浪漫又互相包容,既注意个人修养又积极为对方付出爱心。这是一个爱情成长的过程。然而,在不少人心目中,当婚姻关系一旦确立,恋爱过程也便停止,爱情也便不再成长。似乎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其实,夫妻关系不和谐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了,双方谁都似乎看透了对方,也不再顾忌脸面和关系,从习以为常的小吵小闹到日益频繁的大喊大叫,从动不动大打出手到时不时拿离婚作话柄。爱情不仅没有成长,反而萎缩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面对的是孩子和长辈。问题就复杂了。孩子是模仿着大人行为在体验中学习成长的。长辈是在亲子关系为中心中生活的。当夫妻关系失谐后,一边是被失谐父母关系扭曲着的童心,一边是被伤害着的宠子爱孙的“瞎心”,亲子关系和敬老关系(特别是婆媳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其实,夫妻关系是关键。夫妻关系和谐了,其它关系随之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夫妻关系的和谐在于爱情的继续成长。只要爱情能继续成长,婚姻的质量就会不断提升,家庭关系就很容易走向和谐。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亲子关系是“分”的关系,夫妻关系是“合”的关系。所谓“分”就是以真爱帮助孩子走向独立,而不是以爱的理由控制孩子,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共生体”。所谓“合”,就是夫妇双方都要提升“爱能力”,在性格色彩搭配和双方家文化融合中实现成长,而不是只想着改变对方或取悦对方。

其实,相爱是一种选择,婚姻是一种责任,爱情是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是从爱的欣赏到爱的亲情的升华。这是需要从婚姻确立、融入双方大家庭、孩子出生而开始的个人修炼和关系调整的学习成长过程。如果说我们各自在原来的家庭都是好孩子的话,结婚之后,是第二次做“好孩子”的过程。显然,以自己的停止成长来换回对方的改变,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许多婚姻破裂都是在不能宽容中接纳对方,甚至一味想改变对方中开始的。

人世间,最亲近的关系,莫过于夫妻。父母早晚要走,儿女早晚要展翅高飞,唯有爱人要和自己厮守一生。夫妇二者如何达到心心相印,亲密有间,恩爱一生,就需要了解双方各自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和谐、美满。和谐家庭的第一关系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

二、真爱孩子:亲子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高效成长力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为它具有不可解除性,现代的夫妻关系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有力的冲击,而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同时,亲子关系一经产生,就具有永久性,这是任何外力也无法改变的。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亲子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数的研究结果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孩子心理发育不全或教育缺陷的根源。

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仅把儿女当作自己的“共生体”去任性溺爱或控制,只不过是一种“高级的自私”;仅以本能的爱去对待孩子那不过是“老母鸡”的水平。也正是为人父母者的放弃学习和成长或者是用错误的思路观念管教孩子,造成了许许多多“爱的尴尬”。有的以爱的名义虐待孩子,有的用爱的理由娇惯孩子,于是出现了“以人为猪”的“饲养教育”,“以人为畜”的“驯化教育”、“以人为瓮”的“灌输教育”、“以人为纸”的“乱画教育”……

媒体不断报道的未成年人自残和犯罪问题已经成为让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孩子如此冷漠,如此不珍惜生命。当我们追根寻源时,我们发现,他们的行为往往和他们的原生态环境有关,和他们早期所受到的“爱的伤害”有关。

很多成年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我们的社会特别讲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但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们把这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其他人身上了。这种转嫁机制,是很多恶行的基础。这就提醒我们做家长的,再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由着性子打骂了。因为它保护的是野蛮,伤害的是人的心灵,影响的是家庭的和谐。

和谐家庭的亲子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智慧教育。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才是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和谐了,就会成为家庭和谐的高效成长剂,促进着家庭方方面面关系的和谐。

显然,我们为人父母者就不能单纯作孩子的生理父母了,而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智慧,成为孩子的智慧父母和心灵好友,这才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中国现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好人的身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

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一个孩子成了坏人,社会受害,人民受害,集体受害,邻里受害,但受害最重的,还是坏人自己和他的父母。

一位教育家曾把人生成长的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学龄前、学业中、走向社会。其中学龄前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事,是造就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源泉。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六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六年教育得好,就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进了学校,遇到好老师,就如同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当走向社会后,即使遇到坏朋友,坏染缸(环境),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好变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环境),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他就成了头等好人了。

但是如果在家里这六年,教育思路和方法出了问题,就如同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校,即使能遇上好老师,想把他变成红色,那黑底子总是难退下去,就算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着不怎么样的老师,走向社会后,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环境),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退色的黑青,这个人也就成了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其实,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如果不能掌握好这门艺术,孩子有可能会在“爱的伤害”中成为“问题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如果家长又不能及时唤醒孩子成长的“心力”,“问题孩子”可就真的成了坏孩子了。所谓“真爱”孩子,就是本着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对孩子实施智慧教子的过程。这绝不是只要做了父母,凭自己本能的爱就可以完成的过程。

智慧父母是孩子的心灵导师和成长伴行人。

●孩子心灵畅想时,我们帮他展开双翅,在“钻进去,走出来”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实现兴趣迁移;

●孩子心灵受伤时,我们帮他抚慰调整,在“心灵咨询和服务”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康复出院;

●孩子心灵扭曲时,我们帮他唤醒善良,在“多些宽容中的接纳,多些赏识中的发现,多些关爱中的付出”过程中,唤醒童心再激励。做不到最好,但一定要做到更好。

显然,面对孩子是大人第二次成长的新机遇,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家庭和谐的高效成长力。

三、真爱父母:敬老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仁爱智慧师

作为生命,从呱呱落地那一天起,爱就像阳光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普照着我们。生育我们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把我们养大,父亲用宽厚的肩膀将我们高高地托起,让我们看见外面的世界,像大树一样为我们遮风挡雨。母亲有温暖的怀抱唤醒我们的爱心和情感。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最多的是父母,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无畏的、真诚的、伟大的,是不求回报的。因此,我们应该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感谢他们给予了我们人世间最浓的亲情和最深的挂念。一个真爱父母的人就要理解父母心,感恩父母情,延续父母慧。

当我们伴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而自己也渐渐步入中年时,我们发现,父母一天天老了。此时此刻,他们还在帮助我们照看着孩子,还在拼命奔波挣钱,帮助我们偿还我们买房时欠下的债务。他们在发挥余热过程中让自己渐渐变得风烛残年。我们真得应当感谢父母心,感恩父母情。

其实,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人生之秋的关键字是“悟”,是反思。如果能创造条件帮助老人继续学习和成长,就可以使他们在反思中让丰富的人生阅历点石成金。不要以为老人和我们有代沟,就难以沟通;不要以为老人只能为儿孙服务而没有自己的幸福人生。当老人们进入“悟”的敏感期后,继续学习和成长,就可以为家庭的和谐,家风家文化建设做出创新贡献,好家风的传承,必然会影响老少三代甚至四代人的互动成长和共生发展,而老人“乐行、乐思、乐学”的形象,也必然影响着全家人的幸福成长,促进着文化的传承。如何在感谢父母心,感恩父母情的基础之上感悟父母“慧”,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小事,而且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正象宇宙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样,人生也是一个春夏秋冬不断成长的过程。春木有根植根有“师”,夏火有情燃情有“家”,秋金有慧增慧有“悟”,冬水有福享福有“心”。协调好家庭文化关系的过程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成长的过程。

人生之春成长的关键字是“师”,这个“师”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老”师,也不是单纯教孩子知识的“教”师,而是引导孩子实现幸福人生的“导”师。

人生之夏成长的关键字是“家”,这个“家”不是“你家”、“我家”、“商家”、“厂家”的“家”,而是家风、家文化的“家”,好的家风家文化是所有家人幸福成长的基础。

人生之秋成长的关键字是“悟”,是反思。中老年人继续学习和成长,就可以在反思中让丰富的人生阅历点石成金。这不仅可以避免隔代教育尴尬,也可以防止余热渐渐降低中风烛残年苦度日的难堪。

人生之冬成长的关键字是“心”,是一颗乐行、乐思、乐学的“心”。在终生快乐学习,终生快乐工作,终生快乐生活的道路上,耄耋老人们不仅可以远离老年痴呆等疾病,还可以成为延续生命智慧的幸福激励源。

幸福人生有起点,出彩人生从“家”开始。家为中心,画好人生幸福圆,就可以创建和谐的家庭文化环境,引领家人走上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幸福人生道路。而“放大”这种家文化智慧,社会和谐也便有了基础。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南昌站 nc.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